【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烈日炎炎下田间,收获宝贵地方种

信息员:尤洋/文 郭炀婕/图发布时间:2023-07-12浏览次数:10

711日,福建农林大学“赴南平市浦城县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及其种质资源调研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来到了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忠信镇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忠信镇经济发展和作物种植情况,将理论学习从书本运用到实践中来。

实践队与当地村领导合照

通过村书记的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源里村户籍人口有866,常人口320人左右,但其中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老人,人口老龄化严重,田地流转至大户。在当地有种植水稻、竹荪、木耳等作物。在种植的1100亩水田中,有450亩用于制种,这也是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保持粮食安全的红线,有650亩地种植杂交稻。据实践队员的探访,这650亩水稻大部分为单季稻且不为再生稻。此外,还有将近300亩地用于薏米和中草药的套作。在实践队员讲述了地方品种对于我们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起到的重要作用后,书记高度肯定了实践队保护地方品种的想法,并指出村子里现今还种植着当地特有的糯稻,并从1984年保留至今。在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在田地里发现了书记所说的糯稻。此外,在周边田地中,实践队员还发现黄瓜、茄子、刀豆等作物仍种植着地方品种。

实践队员在田间观察地方品种

通过这次对源里村走访,实践队员了解了其经济发展和作物种植状况,发现了流传了近40年的糯稻和各种果蔬地方品种。只有充分理解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认识到“藏种于民”的重要意义,我们才能将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