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工党支部书记高三基研究员接受央视采访,就近期网络上流传的“清明蔗,毒过蛇”这一谣言进行科学解读。4月4日,相关采访内容在央视CCTV2财经频道、CCTV13新闻频道播出。
采访中,高三基表示:“‘清明蔗,毒过蛇’这是一个误解。清明节的甘蔗本身是没有毒的。只是进入了春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使得一些霉菌容易生长繁殖,导致甘蔗发生霉变,这种霉变的甘蔗才是有毒的”。他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食用甘蔗时务必要仔细辨别。霉变的甘蔗在切开后,会呈现出明显的红色、红褐色症状,也就是俗称的“红心甘蔗”,并且会散发出酸馊味或酒糟味。据高三基研究员介绍,霉变的甘蔗中含有一种名为节菱孢霉菌的真菌,这种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名为三硝基丙酸的神经毒素,其毒性极强,仅0.5克就可能引发人体中毒。
针对许多消费者关心的“切除红色部分的甘蔗是否还能食用”的问题,高三基研究员也给出了详细且明确的解答。他表示,即使切除了甘蔗的红色部分,剩余部分看似没有红褐色症状,但其实它已经感染了霉菌,食用后依然存在中毒风险。因此,切除了红色部分的甘蔗同样不可食用。
高三基研究员还针对消费者应该如何挑选新鲜甘蔗给出了“一看二摸三闻”的建议。
央视新闻链接:https://app.cctv.com/special/m/livevod/index.html?guid=38c8288edc9f4851ad50ee8205f840d7&vtype=2&vsetId=C10318